随随着制冷工艺的改进和人们饮食结构的调整,冷链物流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冷链流通率(在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实施全程低温控制的商品流通量占需要冷链服务的商品总量的比例)达到85%,在东欧国家达到50%左右。国际冷链物流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
(1)冷链物流正在向系统化、系统化发展。为了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物流服务需求,国外冷链物流企业完成了从单环节低温运输仓储向一体化冷链物流企业的转型,为客户提供采购、运输、仓储、管理、信息、流通加等一体化物流服务。通过建立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综合冷链服务网络。
(2)冷链物流已经从企业自助转变为社会第三方。从原来的供应商或销售商独立建设冷链物流中心,逐步转型为具有独立投资名称的社会化第三方冷链物流中心,实行联合配送和集约化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社会化程度,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3)行业的集中度在不断提高。根据国际冷库协会发布的数据,美国和日本的冷库总量占全球冷库总量的近40%。在美国冷链物流运营之前,I .强势企业的冷库容量占63。4%,仅美国嘉德冷藏公司拥有的冷库总量就相当于中国的冷库总量。
(4)冷链物流现代化程度高。近年来,发达国家冷链物流企业广泛应用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电子数据交换、全球定位和全程温度监控、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普遍实施了柜(冷)车(头)分离构建新型节能冰箱,大大提高了冷链物流运营的质量和效率。